当前位置:首页 > 警示教育

【警惕】节日将近 这些短信链接千万不要打开!

发布时间:2017-01-03 18:01 来源:人民日报微博

元旦、春节要来了,购物、聚会达到高峰期,各种购票成功、退款提醒的短信也进入了高峰期。那么,到底什么样的短信链接安全系数比较高?我们一起聊一聊短信链接中的那些事儿。

 

1. 所有的链接都不能点吗?NO!

 

由于诈骗短信的泛滥,绝大多数人对手机上收到含有网址链接的短信非常敏感,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:短信中的链接一律不点 。如果仅凭“一刀切”的方式来评判是非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。

 

比如,这条短信你们觉得是诈骗短信吗?

 

 

 

第一,看左上角的图标,这是因为部分手机系统,能够自动识别来信号码,不过,很多伪基站也模仿官方号码,所以光凭号码不能说明什么。

 

第二,经常使用的朋友可能一眼就看出:m.alipay.com就是支付宝在移动端的主域名。至于后面的那一串数字、字母结合体,是自动生成的短网址。

 

所以分辨一个网站链接是否正规,可以看其主域名是否正确。

 

这里的重点是:记住主域名,能最大程度上辨认出网址的真假。

 

这里的建议是:遇到类似这种情况,及时咨询官方客服辨别真伪!

 

2. 这些短信的链接千万别点!

 

除了通过主域名来分辨网址真假外,短信中的内容也能帮助我们辨别该条短信的真伪。所以,如果大伙看到下面这些短信的内容+链接,还是绕道而行。

 

 

 

这条很有可能是藏有木马链接的短信。因为对于系统升级问题,一般都由网站或客户端后台维护完成,而手机客户端的数据登录就可更新,官方数据更新都是实时的。

 

 

 

此类手法主要针对广大学生家长,不法分子通过发送带有“XX老师通知”等字眼的短信,以查看学生在校表现或以学习成绩为由,诱使家长点击木马链接实施诈骗。

 

 

 

不法分子通过发送含有事先获取的受害者姓名、车牌号码以及违章等信息的短信,短信中附有木马链接,诱骗受害者点击实施诈骗。

 

 

一旦点击该链接,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安装程序,手机会自动进行安装,这时木马病毒就已经“植入”受害者的手机,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走。

 

 

 

有人给你转账,还是不良网站的?快醒醒!一旦点击后会让你填写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,如姓名、电话、验证码等。一旦填写就会盗取你的个人信息,接着对你实施诈骗。

 

3. 误点链接应该怎么办?

 

万一不留神点了短信中的诈骗链接,那应该怎么办呢?你需要这样做:

 

1.一旦点击链接后,发现手机出现收不到短信、电话等异常情况,建议立即将手机重装系统、恢复出厂设置或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。

 

2.要在第一时间冻结所有手机内的第三方账户及网银,及时删除短信,不要点击链接,避免二次传播木马病毒。

 

3.通知所有通讯录朋友,告知自己的手机中了病毒,不要相信木马发送的诈骗短信,并将诈骗信息截图,发到朋友圈广而告之。